老师:我们为什么硬气不起来?

发布时间:2015-10:30    浏览:4308

“老师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。”不少老师感叹,“虽然这个职业很光荣,承载了我们的理想,可现实中,确实难度不小啊!”

  “也不知从何时起,不管开始的话题是啥,聊着聊着总会变成大家讨论子女的读书,大家虽说都是说笑,但说的内容有很多是指责孩子的老师的。大家把当前很多原因造成的孩子的教育压力,很多都转嫁在了教师身上。我呢,就成了众矢之的。”一位老师无奈地说道。

  也有不少老师反映,现在自己连批评学生都少了点底气,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们老师也需要一些精神支撑啊!

  究竟是为什么,越来越多的老师硬气不起来了?

是什么让一些老师底气不足?

  1批评学生“度”难找,说教教育没底气

  “英语老师今天又被欺负了,今天班上的一个同学很拽,上课就一直在玩手机,老师去收缴手机,她居然爆粗,而且,听小道消息说,好像还想找人打老师,经常光明正大的在班上翘着二郎腿,破坏班上的气氛。然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就跟着她那么拽,也不听课了。真嚣张!整个班上都闹哄哄的。”一位学生在贴吧里写道。有时候,学生嚣张到同学都看不下去。

  但,“老师,您敢严厉地批评学生吗?有没有顾虑呢?”

  对于这个问题,不少老师们感到“很敏感”“有顾虑”。“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,动不动就招来投诉,老师的地位有些变得弱势。”一位小学老师直言不讳。

  “要不是当时多了个心眼儿,我的饭碗可能都没了。”宋老师说道,“前几天,课堂上有个学生多次扰乱课堂秩序,我正想请这个学生出去,却发现两个学生正偷偷拿着手机准备拍照……”这让宋老师很窝心,“现在,有的学生说不得碰不得,让人很头疼。”

  2社会期望越高,老师压力越大

  汪老师当了一辈子教师,有着很多家长朋友,现在却开始害怕聚会:“总成话题中心的感觉不好受啊。”汪老师的聚会,也不知从何时起,不管开始的话题是啥,聊着聊着总会变成大家讨论子女读书,而此时的汪老师就成了“光荣的”教师代表,承受着一些人针对老师的指责,她总是忙不迭地做解释工作。

  “我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?”汪老师的感叹在学校办公室里得到了共鸣。对老师怀疑、不放心、缺乏信任的舆论环境,使老师们在家长面前尤感受挫。

  “媒体对少数教师师德败坏的过度报道与炒作,让教师这个群体的社会尊严感有所降低。”有校长说,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教师,各行各业都有不合格的人,过分宣扬,并不客观。 “不仅如此,有时学校的安全事故一经媒体报道,反而让事态扩大化了,舆论重压之下,学校只能选择息事宁人。”某小学教师说道。

  3老师成了万能选手,出了啥事儿都负责

  某初中一群初三学生中招成绩公布后,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,特意邀请老师去附近水库旅游。唯有班主任一人接受邀请,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。随后有两个女孩也赶到,在码头准备登船追赶已经远去的老师和同学时,突然双双滑落水中,不幸遇难。警方在第一时间拘留了当事船主,同时把该班主任也一并“控制”。

  这种情况下,真让人大呼“有些责任老师实在负不起”。孩子的方方面面在学生、家长、学校乃至社会各方看来,都应该由老师负责。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,就认为老师就得必须为孩子负责,“孩子就成了老师的了。”

  “设想某中学老师某某的N种死法”,在百度贴吧曾经有这样一则帖子,用来诅咒某老师,但实际上,这是一个同学的恶作剧,原因在于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好都是因为老师讲得不好,所以才会出此下策。

  有些老师不禁抱怨:“孩子成绩不好,责任在老师;孩子出点事情,责任也在老师”,但显然,教育的责任不该只有教师承担。“所有的家庭,整个社会,还有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教育制度,都有着自己的职责。”一位老师说道,“希望社会对我们多一些理解。”

  4学校管理有点严,希望更加人性化

  除了社会各界的压力,其实我们的“娘家”——学校,给我们的压力也不小。

  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,除了备课、批改作业、家访外,还要个人进修、继续教育。一个老师经常忙忙碌碌,但即使是这样,有些老师还要超负荷工作。“在高中,班主任的工作量至少是普通老师的两倍。”一位班主任说道,为了让学生都能把成绩提上去,班主任要负责学生的早读、晚自习,高三的时候,晚上十点多下班是常事。另外还要安排学生家访、开家长会,十分繁杂。

  但即便如此,有媒体报道,有中学班主任抱怨,过去都说“分是老师的法宝,学生的命根”,可实际上,“分数也是老师的命根”。班级成绩上不去,在学校里都抬不起头,各种评比基本与自己无缘。

  5老师不硬气,教育没底气

  一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,班上一个学生带着一把一尺多长的匕首到学校,值班老师发现打电话告诉了该老师,但学生却说刀是他在桌洞里捡到的。面对这种情况,老师选择了打电话给学生家长,但没想到,“他一句话没说,便破口大骂,说我要把他家孩子送到派出所了,几位老师拉不住,扑上来就要打我。难道老师就没有做人的尊严了吗?难道老师就可以任人辱骂殴打了吗?”

 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被迫选择了“无为而治”,“本来一腔热血,好心好意管学生,让孩子成才,好心不仅得不到好报,反而得到这样的结果,这让老师们非常寒心,也非常矛盾——管吧,净惹麻烦;不管吧,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。受的伤害多了,心就逐渐凉了下来。”

  当老师害怕这个害怕那个,什么事情都不敢做的时候,教育怎能发挥应有之义?

不妨给老师一点硬气的资本

  1有了尊严才硬气

 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说过:“教师第一,学生第二!”

  “李希贵校长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学生不重要,而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,折射出这样一个朴素的思想:在领导的心里,教师第一;那么,在教师的心里,学生才可能是第一的!如果学校能够把教师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,教师才能将这种关怀和温暖传递给他的学生,才能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。”一位老师说道。

  的确,从社会、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,如果能够给我们老师更多的关照,让老师活得更有尊严,价值更能够实实在在体现,那么,我们老师才能硬气起来。

  除了精神上的尊严,老师的生活也需要过得更有尊严。

 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有规定,但是,一些地区的教师福利待遇并没有跟上来。中国教育报曾经刊发过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、保定学院青年教师所做的调查报告,报告显示86%的老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,收入本来就低,但是69%以上的教师家庭月消费支出在1000元至3000元,一个基层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也仅够维持基本的家庭消费支出。虽然工资不能说明一切,但教师也需要养家糊口啊!

  所以,老师们真心希望社会能够多一些关心与体谅,让她们重拾教师的尊严,让书教得更加体面。

  2多些宽容,让老师站着教书

  “教师不是一般的人,身为教师,应该具有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,在道德境界上高于一般人,否则就失去了教育别人的理由。但是,这样的道德境界是有一定限度的,不能无限放大教师职业道德的范围,也不能无限拔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。”一位老师在博客中写道。

  “没错,教师职业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,这份职业的神圣也需要教师有着更多的付出,但是不能‘因为你是教师’,就要时时处处事事用‘圣人’一样的标准来要求你,过于过分的要求,让教师压力很大。”一位老师一时气急说道。

  我们都愿意将教师比作“红烛”、“春蚕”等等,因为老师这一行业在我们心中如此美好。我们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,教师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多地为学生奉献,但同时也希望社会不要过于苛责,给教师多一些宽容,多一些理解。

  3硬气还要身正、“货足”

  虽然媒体对于老师的一些报道有失公允,但也确实反映一些老师自身的确存在问题。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线教平就认为,“教师硬气,教育才有底气。”这里的硬气是指教师本身就要身正,唯有如此,才能让自己硬气起来。

  的确,老师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,自己首先要当值得尊敬的老师。因此,必要的一点是自己也要足够努力。“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“货物”。”一位老师说道,“说到底,就是要不断学习,充实自己的知识,不能在专业上没底气。”

  身正、业精,这是每个老师都需要努力的方向。当然,教师的尊严,还是要靠自己的自尊自重。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,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要有丰富的学识、教育的才能、博大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,哪一样不是需要我们长期修炼的?

  所以,老师也同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,只有自身的挺直才能赢来更多的尊重。

来源: 教师帮